联合研讨会:查塔姆研究所关于敌对行为中的比例原则报告——一些关键要素
这是查塔姆研究所发布报告《敌对行为中的比例原则:附带伤害方面的评估》后我们联合举办的研讨会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已在Just Security上交叉发布。
2018 年底,查塔姆研究所国际法项目发布了一份报告,分析了根据国际人道主义法评估比例原则的关键步骤,特别关注附带伤害。1977 年《第一附加议定书》第 51 条规定的比例原则要求交战方不得发动“可能造成平民生命附带损失、平民受伤、民用物体损坏或三者兼有,且与预期的具体和直接军事利益相比过分的”攻击。
报告讨论了三组问题:第
因果关系和可预见性的标准、特定伤害的权重以及如何评估预期的附带伤害相对于 欧洲手机号码列表 预期的军事优势是否过大;第二,在比例评估中应考虑的附带伤害类型;第三,该规则在实践中实施所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
在将比例原则置于背景中之后,这篇博文提出了报告试图澄清的四个要点。它们是:附带伤害的成因以及是否可预见;“连锁”伤害还是 因此我们可以比较和对比 回响”伤害;需要考虑的对平民的伤害类型;以及“过度”附带伤害的概念。
将比例原则置于背景中,并置于“整体攻击”的概念中
比例原则不能孤立地看待。它是一套规则框架的一部分,该框架实施了军事行动中始终注意不伤害 香港领先 平民和民用物体的一般义务。这些规则包括区分原则;禁止直接攻击平民和民用物体以及禁止不分皂白的攻击;以及有关攻击预防措施和防止攻击影响的义务。
武装冲突中,并非所有平民死亡或受伤或民用物体受损都必须通过比例原则进行评估。要使该规则发挥作用,需要满足一些条件。首先,损害必须是附带的——即,它必须发生在针对军事目标的攻击过程中。其次,损害必须是国际人道法中对“攻击”一词的理解。武装冲突中并非所有使用武力或军事行动都构成“攻击”。对于什么是“攻击”,目前尚无共识。也门问题知名专家组最近采取了一种非常广泛的方法。最后,该规则要求权衡特定攻击预期造成的附带损害与该攻击预期带来的军事优势。